第(3/3)页 九品中正法以家世为第一,行状、能力为次从而定品,实际上就是门阀士族的另一种世袭。 “曹魏司空陈群,始立九品之制,郡置中正,平次人才之高下,各为辈目。州置都,而总其议。晋宣帝除九品,州置大中正,议曰:案九品之状,诸中正既未能料究人才,以为可除九品制,州置大中正……此后沿袭,我朝自开国以来亦承袭旧制,至今天下承平,海内治世,陛下怎可轻易废之?” 监察御史王华、工部尚书江夷、廷尉陶范、河南尹王珉等士族出身的官员以中正法没有差错,奏言不能轻易废除。 “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晋朝时,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铨选入仕,而不必经过察举。在此之前,均凭借门第而得中正高品。 内阁首辅裴卿、中书令郗俭、三司使郭裳、尚书令张玄之、户部尚书沈叔任、御史大夫卞范之、尚书右仆射桓伊、门下侍郎桓肃之、礼部尚书薛赞、兵部尚书到彦之、刑部尚书徐益之等大部分文臣都支持皇帝变法,毕竟朝廷颁布的新法十条早已经施行多年,再加上这么一条也不为多。 见有人反对,徐宗文又提议道:“朕的意思不是要废除九品官人法,朕要各州大中正选以试题,这其中或有朝廷时政或有儒家之经义或有孙吴之兵法,或是测算之术,以此策试群贤为朝廷遴选人才,这些通过考试选出来的士子从州郡到京都参与由朕出的试题然后在国子监等部曹为官,然后下放各州县为县令、太守……此所谓科举制。” “陛下圣明!”裴卿、郗俭、郭裳等人与张玄之一样都被提前召见过,科举之制他们也都有了解。 兵部尚书到彦之持朝笏出班奏道:“昔年,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之王洽,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据臣考察,晋朝南渡之前入仕的近二百人中,直接入仕者占六十人,永嘉之后则更有发展,入仕的二百人中直接入仕者更多,有一百余人。这与世袭有何区别?陛下设置科举制正是为朝廷遴选人才,也是向天下臣民宣告我新朝不以家世为凭,只要有才能人皆可以为官!” “臣等附议!”大将军、枢密使沈玉为首的一干武将也都纷纷站出来表面立场。 “这……”守旧一派的老臣一看形势不对,一个个也开始摇摆不定。 “好了!”徐宗文见大势已定干脆站起身来:“传诏,今后朝廷察举、科举与九品官人法共同施行!” “谨遵陛下旨意!” “谨遵陛下旨意……” 到了最后,孙康、陶范、王珉、王华等人不得不接受结果。